2006年9月11日,只是一個平淡的星期一,人們如常上班上學,日出而作,日入而息。「九一一事件」已發生了五年,漸漸離開我們很遠。像我們見證過的「六四事件」已發生了十七年多,好像與我無關的文化大革命結束已三十年,漸漸離開我們很遠。「九一一事件」,你還想起了什麼?
 
當年的片段,實在不想提起,因為大家仍歷歷在目。我看到人的生離死別,在一百樓工作的爸爸,致電他的家人,這是他最後的來電,因為他知道他所處的地方,救援人員己救不到,只好在這裡等死。有能力逃生的人,就拚命的,一小時不停步由七十樓跑到地下逃生。時間過了,香港人好像忘記了這生命的一線之差,在2003年沙士一役,再令香港人體驗一次人的生離死別。
 
可能你認為我冷血,我認為當日在世貿中心死去的人,都是死於過於盡忠職守。守時上班是人們工作的基本要求,沒有人會想到在上午八時四十六分會有一架客機會撞向世貿中心。我曾經聽我姊姊說,她有朋友曾在世貿中心上班,剛巧在這天請了病假,她的同事全部死了,之後她就失業。乘坐被騎劫的客機的乘客和機員是受害的一群,他們按著航班的安排,準時入座,機員也謹守崗位,沒有人想到起飛後,會有人騎劫這班客機,飛入世貿中心。在曼克頓區工作的警察和消防員也是遭殃的,他們按著上司的指示,跑入世貿中心救人,沒有人想到世貿中心會從上而下的塌下來,在塌下中的大廈死去。如果你是習慣了遲到、「吞Pop」的人,你可能會在「九一一事件」中幸免於難。
 
「九一一事件」之後,我不太喜歡去澳門旅遊塔的五十八樓(觀光主層)。除了我不喜歡這裡的玻璃地版外,我總會聯想起飛機撞入柱身一的刻。雖然我們會知道澳門被恐怖份子襲擊的可能性是極低,但是在這裡逗留一會後,都想返回地面。
 
我有一件仍記憶猶新的事,就是當年九月十二日香港報紙的標題。我們仍記得除了有兩架客機撞向世貿中心外,有一架本來在撞向五角大廈,可是有一些原因,令劫機者的計劃未能得逞,客機在賓夕凡尼亞州(Pennsylvania)的一處墜毀,所以在當年九月十二日香港報紙都紛紛用了「客機在賓州墜毀」為標題。本來沒有什麼不妥,很多人都知在報紙上的「賓州」就是指「賓夕凡尼亞州」,可是不少想歪了的讀者竟會拿「賓州」來開玩笑。「客機在賓州墮毀」是我到現在仍記得的新聞標題。
 
看到報紙的經濟版,上市公司股票的資料表時,是找不到「911」號的,「金威集團」(0910) 之後就是「信佳國際」(0912)。當局會將「911」號留給哪家上市公司?我跟朋友曾經開個玩笑,拉登在香港辦上市公司,名叫「拉登國際」,編號用「911」號就最適合不過了。
 
過了今天,「九一一事件五週年」會成為過去。你有否會為所謂的恐怖主義忿怒?你會否比過去珍惜生命,珍惜你眼前所擁有的一切嗎?「九一一事件」五週年,你還想起了什麼呢?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雅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