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最近看中文報紙,是要看多幾次標題及內文才可以知道是什麼意義。如果停頓的位置錯了,就會有一些誤會。
以下就有兩個例子。
「香港有力申辦亞運」(2009年12月21日《明報》)。這段新聞是發生在香港東亞運動會後,特區政府有意申辦亞運,表明有能力去申辦亞運。剛巧有一名香港前運動員,現時為歌手的方力申。讀者當然知道是什麼一回事,當這標題讀多幾次,就以為香港有方力申來辦亞運!
「周中氣溫急跌 周四最低12℃」(2010年1月4日《明報》)。新聞內容是在本週後期、星期四五氣溫急跌至十二度。香港有一位周中師傅,是一位資深的廚師。看了還以為周中師傅氣溫急跌至十二度。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